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孩子兩邊陰囊大小不一樣,一邊比較飽滿,一邊比較空癟,再一摸發現裏面還沒有蛋蛋,然後到醫院檢查,醫生説是隱睾,要做手術。很多朋友可能還不太瞭解隱睾症是什麼,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隱睾症是什麼以及隱睾症手術後能生育嗎?
睾丸發育過程及隱睾
什麼是隱睾?為什麼孩子會有隱睾?這是很多家長聽到這個病的第一反應。睾丸在正常發育過程中會從腰部腹膜後下降至陰囊,如果沒有出現下降或下降不全,陰囊內沒有睾丸或只有一側有睾丸,稱之為隱睾症,臨牀上也稱為睾丸下降不全或睾丸未降。
隱睾是小兒泌尿生殖系最常見的先天畸形之一,多表現為單側,並以右側未降為主,約15%為雙側。早產兒發病率約為30%,健康新生兒約為3%,3月時約為1%。隱睾時因睾丸長期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管裏,受體內“高温”的影響,容易造成男性不育。另外,隱睾由於生長環境改變以及發育上的障礙,會使睾丸細胞發生惡變形成惡性腫瘤,隱睾發生惡變的機會大約是正常位置睾丸的30~50倍。
其實,在胎兒早期,蛋蛋不是在陰囊裏而是在肚子裏,跟腎臟一樣都在腹膜的後方,隨着胎兒的發育,蛋蛋會逐漸沿着腹膜後向腹股溝再向陰囊下降,到了出生時,大部分孩子的蛋蛋都下降到了陰囊裏,但有一小部分孩子沒有完成這個過程,蛋蛋停留在腹腔內、腹股溝內,就導致了隱睾。
隱睾可以是單側,也可以是雙側,但並不是所有陰囊空癟都是隱睾,有時提睾肌比較活躍會將睾丸拉到陰囊頂部或腹股溝區,陰囊也會空癟,那不一定有很大的問題,但一定需要找醫生檢查之後才能確定。另外還有些孩子天生就少了一個睾丸,或者睾丸跑到對側陰囊裏去了,表現出來也是陰囊空癟,這些是隱睾的其他特殊類型,也是需要治療。
隱睾的發病率其實也蠻高,剛生下來的足月男嬰可達3.4%-5.8%,好在的是很多孩子在生後還可以繼續完成這個下降過程,到了半歲的時候,大約還有0.8%存在隱睾,而早產兒這個數字可以達到10%。隨着年齡的增長,睾丸繼續自行下降的能力就越來越弱了,一般認為下降主要發生在生後的三個月內,到了4個月還沒降下來就降不下來了。
那為什麼有些孩子的睾丸下不來呢?目前的説法有很多,比如孩子早產,這個下降過程還沒完成就生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早產的孩子隱睾發病率高的原因,再比如媽媽懷孕的年齡大了、太胖了、內分泌有問題等等,有意思的是有的研究還認為甚至懷孕期間喝太多可樂也可能導致孩子隱睾。實驗證實睾丸的下降和很多激素有關係,如果媽媽體內的激素水平異常,就可能導致孩子的睾丸下降異常。這些是可能的原因,具體到哪個孩子的隱睾是什麼原因就很難確定了。
隱睾的危害
睾丸是生產精子的工廠,它對温度的要求很高,比人體的體温低1.5-2度對它來説是最適宜的温度,陰囊恰恰能提供這樣的温度。一旦睾丸沒有正常下降到陰囊裏來,停留在比陰囊温度更高的腹腔和腹股溝,睾丸就不能正常發育和工作,時間長了睾丸就會慢慢變性,甚至萎縮,導致後期的不育,甚至導致睾丸癌變。此外,隱睾的孩子還往往合併疝氣,一旦發生腸管卡壓更容易導致睾丸和腸子的壞死,睾丸停留在腹股溝內也更容易發生扭轉,導致壞死,這些都是隱睾的主要危害。此外,因為隱睾孩子的陰囊空癟,孩子覺得自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也會造成心理陰影。
隱睾的藥物治療
正因為有這些危害,所以隱睾的診斷明確之後,一旦過了自行下降的的年齡,就應該治療。隱睾治療包括藥物和手術兩種手段,激素主要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還有GnRH和LHRH。激素治療隱睾有很長的歷史,特別是在歐洲,但目前還是有些爭議,因為大部分研究認為它對睾丸下降效果不明顯,而且有陰囊陰莖增大、睾丸增大、陰莖勃起等副作用,雖然停藥後也可消退。但也有些研究認為激素可增加生精細胞數量,改善睾丸的病理損傷。
很多醫生認為在下面兩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激素:
一、當睾丸位置比較接近陰囊,在低位隱睾和睾丸回縮兩個診斷不是很明確的時候,使用激素睾丸回縮的睾丸可以下降到陰囊內,避免了把睾丸回縮誤認為隱睾而進行了手術。二、對那種摸不到睾丸的高位隱睾,可能需要做那種切斷精索血管的手術了,這種手術術後睾丸萎縮率比較高,這些病人用了激素後一部分病人的睾丸就可能被摸到,也許就可以避免做這種高風險手術;也有人認為,即便真的要做這種手術,用了激素也可以增加睾丸血液供應,可以降低這種手術的術後睾丸萎縮率。
主要還是手術治療
但絕大部分隱睾的孩子還是需要手術,手術主要是找到睾丸,把它鬆解之後拉到陰囊裏並固定住,從而讓它在合適的環境裏發育,絕大部分隱睾也都可以通過手術降下來。
過去認為2歲之前應該手術治療,原因是認為過了2歲睾丸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治療效果會差很多。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在到了6-12月,睾丸就會發生病理改變,因此,建議手術的年齡也在提前。國外建議不晚於9-15月,也有人認為6個月時候最合適。但根據國情,綜合麻醉及手術的方便性,目前國內大多數醫生推薦1歲左右手術,但也有逐漸提前的趨勢。
微創手術目前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包括隱睾,對於位置很高的隱睾,尤其是那種摸不到的睾丸的,腹腔鏡有很大的優勢。但腹腔鏡手術並不適合所有的隱睾病人,對於位置不高的隱睾,腹腔鏡手術不但不會帶來方便反而可能增加手術難度,加重損傷。醫生應該根據每一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手術可以為睾丸的發育創造合適的環境,但並不能逆轉睾丸所有的損傷,有些孩子做完手術之後患側睾丸還是會比正常的那側偏小。而且就算做了手術,也不能保證以後的生育完全正常。根據統計,正常男性不育率為 6%,單側隱睾不育率約為10.5%,而雙側隱睾可達到 38%。隱睾遠期出現睾丸惡性腫瘤的機會也是遠高於正常人羣,還有人認為隱睾手術降低不了睾丸惡變的風險的。所以,特別是青春期之後,隱睾的孩子要學會自我睾丸檢查。
當然這些結論都是從以前的病人身上統計出來的,隨着治療時間的提前,這些結論也可能會改變。隨着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不育情況會可能會漸漸改善的。
但無論如何,早發現,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才是提高隱睾手術效果,降低遠期風險的關鍵,所有家裏有男孩的,還是仔細摸摸他的蛋蛋吧。
朋友們,現在大家對隱睾症都有了瞭解了吧,在男寶寶小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關注他的睾丸哦。